在今浙江鄞县东宝幢镇阿育王山下。相传西晋太康二年(281,一说东晋时)沙门慧达(原名刘萨诃)于此得一小塔,认为系阿育王所建八万四千座贮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塔之一,遂于其地建立精舍。东晋义熙元年(405)敕建塔亭、禅室。梁普通三年(522),武帝敕建堂殿房廊,赐额“阿育王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真宗赐名“广利寺”,拓为十方禅刹。明洪武十五年(1382),定为“育王禅寺”。自后屡有修建。现存大雄宝殿、舍利殿、藏经阁等,为中国佛教名寺。唐代高僧鉴真在东渡日本前,曾居于此。
辛丑条约:
即辛丑议定书、辛丑各国和约。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条约。因在光绪二十七年农历辛丑年签订,故名。二十六年七月1900.8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清政府派庆亲王奕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