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关中平原上最早兴建的大型人工灌溉渠道。秦王政元年(前246;一说十年)采纳韩国水工郑国的建议开凿,故名。主要工程从中山西瓠口(即谷口,又称焦获薮,在今泾阳县西北)利用西北向东南逐步倾斜的地形,引泾水东流,至今三原县北,合浊水,利用浊水及石川河水道,再引流东经今富平、蒲城之南,注入洛水。全长三百余里。整个工程由渠首、引水渠、灌溉渠三部分组成,除在中途利用部分天然河流作灌溉渠外,还截取了纵流小河作水源的补充,设计合理。建成后,“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相当今二百八十万亩),皆亩收一钟(即六石四斗)。从此,“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均见《史记·河渠书》)。唐代郑、白二渠趋于混合,主要发展白渠,郑国渠逐渐堙废。
张从正:
即“张子和”。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