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jin

书名。宋末元初邓牧撰。一卷。宋亡,牧隐居余杭大涤山,手定诗文六十余篇,以“知音难遇”,故托“伯牙鼓琴”故事,以为书名。内分诗文、传序、游记等。通过论述远古三代和谈鬼说神,追述宋亡之由,抨击暴君酷吏,寓亡国之悲痛,并提出“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的幻想。原六十余篇,后多佚,清乾隆间鲍廷博集佚三十多篇,收入《知不足斋丛书》。邓实复核定为三十五篇,收入《国粹丛书》。今中华书局标点本,收有文三十一篇,诗十三首及自序和后序。
【伯牙琴】: 1.相传 伯牙 操琴,琴声高妙,唯 钟子期 知音。 子期 死,知音难觅, 伯牙 遂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见吕氏春秋·本味。后因以“伯牙琴”用为痛悼知音惜其难遇之典。 唐罗隐 重过随州忆故兵部李侍郎思知因抒长句:“ 庄周 高论 伯牙 琴,閒夜思量泪满襟。四海共谁言近事?九原从此负初心。”2.喻指能奏出妙曲的琴。 清魏源 布水台下同僧观瀑诗:“惜无 伯牙 琴,来写 成连 旨。”亦省作“ 伯琴
【伯牙】: 春秋 时精于琴艺的人。传说曾学琴于著名琴师 成连 先生,三年不成。后随 成连 至 东海蓬莱山 ,闻海水澎湃、林鸟悲鸣之声,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从此琴艺大进,终成天下妙手。琴曲水仙操、高山流水,相传均为他所作。见 汉蔡邕 琴操·水仙操。荀子·劝学:“ 伯牙 鼓琴而六马仰秣。” 杨倞 注:“ 伯牙 ,古之善鼓琴者,亦不知何代人。”吕氏春秋·本味:“ 伯牙 鼓琴, 钟子期 听之。方鼓琴而志在
【琴】: 琴 qín 古代弦乐器,最初是五根弦,后加至七根弦(亦称“七弦琴”;通称“古琴”):琴瑟
唐书魏郑公传注:
书名。清王先谦编辑。一卷。魏征一生事迹颇多,记载其史实的有王方庆魏郑公谏录及王先恭校注魏郑公谏录、翟思忠魏郑公谏续录、王先恭魏文贞公故事拾遗等。王先谦将新、旧唐书·魏征传汇合,以新书为主,附以旧书,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