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典故【唇齿相依】唇齿相依解释,唇齿相依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唇齿相依】唇齿相依解释,唇齿相依来历出处


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存。鲍勋(?一226年),字叔业,泰山平阳(今山东泰安一带)人。初从曹操为中庶子,及曹丕即位,先后任侍中、御史中丞,以直言极谏被杀。文帝曹丕六年,(225年),曹丕想征伐东吴,和群臣商议。鲍勋当面进谏说:“我们屡次出兵而未能攻克他们,原因就在于东吴、蜀汉如唇齿般相互依存,互为救援,又有山河之险。往年赤壁之败,足为百世之戒。现在又要劳师击远,日费万金,国库为之虚耗,却使敌人得以逞威,我认为不可。”曹丕不仅不听,反而大怒,降了鲍勋的官。

【出典】:

《三国志·魏书》《鲍勋传》卷12第385页:“六年秋,帝欲征吴,群臣大议,勋面谏曰:‘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今又劳兵袭远,日费千金,中国虚耗,令黠虏玩威,臣窃以为不可。’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

【例句】:

《晋书·杨骏传》:“今宗室疏,因外戚之亲以得安,外戚危,倚宗室之重以为援,所谓唇齿相依,计之善者。” 梁启超《论今日各国待中国之善法》:“日本为我东方兄弟唇齿相依之交。”


主谓 像嘴唇牙齿那样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水浒后传》第13回:“高丽王倒也识见宏伟,道大宋与辽百年和好,唇齿相依,不宜改图。”△描写关系密切。 →唇亡齿寒 巢毁卵破 ↔风马牛不相及 齿亡舌存。也作“唇齿相须”。

  • 【唇齿】: 1 ∶唇和齿的合称2 ∶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靠吴、 蜀乃唇齿也。——三国演义3 ∶议论怀着个临月身子,只管往人家里撞来撞去的,交人家唇齿。——金6*瓶6*梅
  • 【相依】:互相靠对方生存或立足相依为命

  • 巴字: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三剑南道下渝州:“禹贡梁州之域,古之巴国也。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如‘巴’字,故谓之巴,然则巴国因水为名。”蜀地有阆、白两条河,流向东南,河道曲折如巴字状。后用为咏蜀地之典


    历史典故【唇齿相依】唇齿相依解释,唇齿相依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玄宫】玄宫解释,玄宫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玄宫】玄宫解释,玄宫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玄宫】玄宫解释,玄宫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唇齿相依】唇齿相依解释,唇齿相依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历乱无章】历乱无章解释,历乱无章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历乱无章】历乱无章解释,历乱无章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历乱无章】历乱无章解释,历乱无章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唇齿相依】唇齿相依解释,唇齿相依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屋漏在上知之在下】屋漏在上知之在下解释,屋漏在上知之在下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屋漏在上知之在下】屋漏在上知之在下解释,屋漏在上知之在下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屋漏在上知之在下】屋漏在上知之在下解释,屋漏在上知之在下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唇齿相依】唇齿相依解释,唇齿相依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痴姨】痴姨解释,痴姨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痴姨】痴姨解释,痴姨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痴姨】痴姨解释,痴姨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唇齿相依】唇齿相依解释,唇齿相依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治衣】治衣解释,治衣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治衣】治衣解释,治衣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治衣】治衣解释,治衣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唇齿相依】唇齿相依解释,唇齿相依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解释,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解释,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解释,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来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