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宝元年 (742) 改温泉州置,治所在温泉县 (今广西宜州市东南清潭村)。乾元元年(758) 复改为温泉州。
萆山:
即抱犊山。在今河北鹿泉市西八里。寰宇记 卷61获鹿县: “萆山,今名抱犊山。韩信伐赵,使轻骑二千人持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遂呼为萆山。” 金史· 地理志: 获鹿县 “有萆山”。
历史地名唐天宝元年 (742) 改温泉州置,治所在温泉县 (今广西宜州市东南清潭村)。乾元元年(758) 复改为温泉州。
萆山:
即抱犊山。在今河北鹿泉市西八里。寰宇记 卷61获鹿县: “萆山,今名抱犊山。韩信伐赵,使轻骑二千人持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遂呼为萆山。” 金史· 地理志: 获鹿县 “有萆山”。
历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