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晋、南朝宋时为大鸿胪别称。梁、陈由大鸿胪改名,有丞,掌朝会时赞导礼仪。梁九班,陈三品、中二千石。北齐置为鸿胪寺长官,三品。历代沿置,亦称鸿胪寺卿。隋初正三品,炀帝改从三品,唐因之。唐高宗、武则天时曾随本寺改名同文正卿、司宾卿,寻各复旧。北宋前期为三品寄禄官,表示品级俸禄,不预寺务。元丰改制后,始成为职事官,从四品。南宋随寺省。辽代为南面朝官。明洪武三十年(1397)改殿庭仪礼司正置,正四品。清代置满、汉各一员,初定满员从三品,汉员正四品,顺治十六年(1659)改皆正四品。其上又置管理寺事大臣,由礼部满尚书兼任。光绪中随寺省。
黄天荡:
①即今江苏南京、镇江二市间瓜埠至青山段长江江道。古时江面辽阔,为南北险渡。南宋建炎四年1130,韩世忠大破金兀术于此。②亦作“皇天荡”。在今江苏苏州市东葑门外。唐末藩镇混战,杨行密救董昌,败钱镠于此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