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jin

隋大业年间,僧人静琬在房山(今属北京)石经山,将佛经刻在石板上,藏于石窟,以免“末法时期”到来佛法毁灭。静琬刻石板经三十年,此后历代相沿,刻经不辍,至明末始停,重要佛经均被刻成石经,现存一万余块,为中国最大的石经宝库。不仅能校正佛经的讹误,且为研究中国石刻、书法艺术和经济史的重要文物。
【房山】:县名,汉时为良乡县属剢郡,金改为万宁县,元改为房山县属剢州,1958年由河北省划入北京市。县城西的周口店是“北京人”、“山顶洞人”化石的发现地
【石经】: 1.刻在石上的儒家经典。 汉平帝元始 元年 王莽 命 甄丰 摹古文易、书、诗、左传于石,此为石经之始。 汉 代以后其文字至今尚可考见者,有:1 汉灵帝熹平 四年公元175年 蔡邕 用隶书写成的“熹平石经”,2 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 公元240-248年中用古文、篆、隶三体刻石的“正始石经”,亦称“三体石经”。3 唐文宗开成 二年公元837年用楷书刻石的“唐开成石经”。4
右屯卫:
禁卫军指挥机构。隋代十二卫之一,大业三年607改右领军府置,设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总府事,并统诸鹰扬府;其军士名羽林;置护军四员,寻改为武虎贲郎将,以武虎牙郎将六员副之;又有长史,录事参军,司仓、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