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名。清末度支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核全国海陆各军、长江水师、在京各旗、驻防旗兵、各省绿营、官设警兵饷项及各省报解协饷等事宜。置郎中三人为主官,正五品,补奏。另设员外郎六人,主事三人,分司其职。
于阗文:
源出于印度婆罗米字笈多正体的古文字。出土于今新疆和阗、巴楚、图木舒克、木头沟和甘肃敦煌等地。有楷书、草书、行书三种。字多合体连写,有很多字母与古藏文相似,附加元音符号也与古藏文相同。所拼写语言称于阗
历史知识官署名。清末度支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核全国海陆各军、长江水师、在京各旗、驻防旗兵、各省绿营、官设警兵饷项及各省报解协饷等事宜。置郎中三人为主官,正五品,补奏。另设员外郎六人,主事三人,分司其职。
于阗文:
源出于印度婆罗米字笈多正体的古文字。出土于今新疆和阗、巴楚、图木舒克、木头沟和甘肃敦煌等地。有楷书、草书、行书三种。字多合体连写,有很多字母与古藏文相似,附加元音符号也与古藏文相同。所拼写语言称于阗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