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隋代光禄寺掌醢署长官。置一员,从八品下,大业三年(607)升为正七品。唐沿置,员一人,正八品下。掌供醯醢之属而辨其名物。北宋初存其名,极少除授。明洪武八年(1375)改光禄寺为光禄司,置为掌醢署长官,员一人,从六品,三十年复置光禄寺,改署令为署正。
内阁学士:
官名。俗称阁学。为内阁大学士之属官。清崇德元年1636定内三院官制,于三院共设学士五人。后内三院改为内阁,仍设学士。定额缺为满学士六人,汉学士四人。其品级初期曾有升降,至雍正八年1730定为从二品,
历史知识官名。隋代光禄寺掌醢署长官。置一员,从八品下,大业三年(607)升为正七品。唐沿置,员一人,正八品下。掌供醯醢之属而辨其名物。北宋初存其名,极少除授。明洪武八年(1375)改光禄寺为光禄司,置为掌醢署长官,员一人,从六品,三十年复置光禄寺,改署令为署正。
内阁学士:
官名。俗称阁学。为内阁大学士之属官。清崇德元年1636定内三院官制,于三院共设学士五人。后内三院改为内阁,仍设学士。定额缺为满学士六人,汉学士四人。其品级初期曾有升降,至雍正八年1730定为从二品,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