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jin

谓天下通行的美德。《中庸》: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又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认为:“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朱熹注:“谓之达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宋代理学家将“达德”归结为“诚”。
【达德】: 1.通行不变的道德。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郑玄 注:“达者,常行,百王所不变也。”2.大德;极高的道德。 汉陆贾 新语·慎微:“夫建大功於天下者,必先脩於闺门之内;垂大名於万世者,必先行之於纤微之事。是以 伊尹 负鼎,屈於 有莘 之野,修达德於草庐之下,躬执农夫之作,意怀帝王之道,身在衡门之里,志图八极之表。”孔子家语·执辔:“ 子夏 问於 孔子 曰:‘ 商 闻易之生
【达】: 达 (達) dá 通:四通八达
【德】: 德 dé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德
报应问:
篇名。南朝宋何承天著。时佛教徒宗炳等人盛赞佛教,并对僧人慧琳黑白论进行批评。作者乃著文驳斥宗炳,指出报应之说“言奢而寡要”,“譬迂而无征”,乖背五经,故见弃于先圣。此文现存于广弘明集中。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