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僰人子、僰耳子。古氐羌人的一部分。秦以前主要分布在今川南及滇东北,曾建立“僰国”或“僰侯国”。秦汉之际其平民多被统治者掳掠贩卖为“僰僮”,又因开“僰道”,被迫南迁,至西汉末已分布至今云南滇池一带。明正统十二年(1447),川南、黔西北僰人在其首领普法恶领导下起义,明派川西及芒部、乌蒙等处兵马镇压之。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其在川、黔与今彝族、仡佬族、仲家(布依族)杂居者,多任诸族间的通译。僰人又为今白族的前称(详“滇僰”)。
禁谒:
宋朝廷禁止有关官员会见宾客的制度。如县令、知州、通判非假日不准出谒;在京台谏、侍从以上,假日准许受谒,但不许出谒;大理寺官员则既禁止受谒,又禁止出谒。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