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古“九州”之一。《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其泽薮曰昭余祁。”恒山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昭余祁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南。约当今山西、河北一带。
②西汉武帝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山西大部及内蒙古、河北的一部。东汉治所在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辖境扩大,包有今陕西北部及河套地区。三国后渐小。唐代辖境相当今山西阳曲以南、文水以北的汾水中游地区。开元十一年(723)改为太原府。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复改并州, 移治阳曲县(今太原市)。嘉祐四年(1059)又改为太原府。
③十六国前秦置,治所在蒲阪县(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后移治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后秦末年废。
④十六国后秦皇初三年(396)置,治所在蒲坂县(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皇初五年(398)废。
⑤十六国南燕置,治阴平(今山东枣庄市旧峄县西南三十里阴平镇)。《晋书·地理志》:南燕慕容德“以并州牧镇阴平”。
⑥西魏置,治所在随郡(今湖北随州市)。废帝三年(554)改为随州。
⑦南朝梁置(一说西魏置),治所在南晋郡(今四川宣汉县东北。一说在今万源县南固军坝)。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东北、万源县南部地。隋开皇五年(585)废。
(并bīng) (1)古九州之一。《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其泽薮曰昭余祁。”恒山在今河北省曲阳县西北,昭余祁在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南。辖境约当今山西省大部和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的一部分。(2)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约当今山西省大部,河北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地。东汉治晋阳县(隋改太原,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辖境扩大,包括有今山西省大部、陕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建安十八年(213年)并入冀州。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复置,辖境渐小。唐代相当今山西省阳曲县以南、文水县以北的汾水中游及其以东地区。开元十一年(723年)改为太原府。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又改为并州,移治榆次县(今晋中市榆次区),七年又迁治阳曲县(今太原市)。嘉祐四年(1059年)又升为太原府。(3)十六国后秦皇初三年(396年)置,治蒲坂县(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辖境相当今山西省西南部。末年废。(4)太原市的别称。
莆田市城厢区:
在福建省莆田市区西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313平方千米。人口35.5万。辖2街道办事处和4镇。区人民政府驻文献路。宋筑城。元置四厢录事司,故名。自南朝陈始为县,北宋后历为军、路、府、地区、市治所。
历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