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词典【吏部都令史】吏部都令史介绍,吏部都令史历史知识


官名。亦称吏曹都令史。两晋以来尚书省置都令史八人,协助尚书左、右丞掌管尚书都省事务,监督诸曹尚书,参与政要。权任虽重,用人常轻。南朝梁始重其选,置殿中、吏部、金部、左民、中兵五都令史。天监九年(510)诏令选用有才干士人充任,位仅二班,职权颇重,以吏部都令史监督吏部尚书政务。陈沿置。北魏、北齐均置八都令史。

  • 【吏部】: 1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位次在其他各部之上时韩愈吏部权 京兆。--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吏部拟用左通政。--清· 张廷玉明史2 又道改南京吏部右侍郎
  • 【令史】: 1.官名。 汉 代兰台尚书属官,居郎之下,掌文书事务,历代因之。 隋唐 以后,成为三省、六部及御史台低级事务员之称,位卑秩下,不参官品。至 明 代遂废。见通典·职官四。2. 宋元 以来官府中胥吏的通称。 元关汉卿 蝴蝶梦第三折:“打的个遍身家鲜血淋漓, 包待制 又葫芦提,令史每粧不知,两边厢列着祗候人役。”水浒传第二七回:“知县叫那令史先问了 王婆 口词,一般供説。四家邻舍,指证明白。

  • 北周律:

    北周法律。北周初沿用西魏大统式。后命廷尉卿赵肃、司宪大夫拓跋迪撰定周律,至武帝保定三年563三月制成,谓之大律。共二十五篇,定罪一千五百三十七条。该律不立十恶之目,而重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义


  • 历史词典【明仁宗实录】明仁宗实录介绍,明仁宗实录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明仁宗实录】明仁宗实录介绍,明仁宗实录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明仁宗实录】明仁宗实录介绍,明仁宗实录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十三曹】十三曹介绍,十三曹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十三曹】十三曹介绍,十三曹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十三曹】十三曹介绍,十三曹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贺州】贺州介绍,贺州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贺州】贺州介绍,贺州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贺州】贺州介绍,贺州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胶州】胶州介绍,胶州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胶州】胶州介绍,胶州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胶州】胶州介绍,胶州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登坛必究】登坛必究介绍,登坛必究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登坛必究】登坛必究介绍,登坛必究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登坛必究】登坛必究介绍,登坛必究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白司马阪】白司马阪介绍,白司马阪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白司马阪】白司马阪介绍,白司马阪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白司马阪】白司马阪介绍,白司马阪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