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显露。色:脸色。内心的愤怒显露于脸色上。宋.洪迈《夷坚丙志.子夏蹴酒》:“子夏怒形于色,举足蹴其二。”《东周列国志》一八回:“曹沫右手按剑,左手揽桓公之袖,怒形于色。”老舍《赵子曰》二三:“(说至此,宋参谋怒形于色,目光如炬!)问:‘贺司令对过激党有无除灭方法?’答:‘有!杀!’”
主谓 形,显露,表现。色,脸色。内心的愤怒显露在脸色上。谌容《人到中年》:“秦波对她的挑剔和轻侮,换了别人,十有八6*九会当面顶撞,即使不说出口,也会怒形于色,或者过后愤愤不平,耿耿于怀。”△表示控制不住内心的忿愤,而表露在神色上的用语。→怫然作色 怒气冲冲 ↔兴会淋漓喜形于色
西子扁舟:
源见“范蠡扁舟”。指西施随范蠡入五湖隐遁。宋 辛弃疾破阵子.为范南伯寿词:“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