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如同还活着一般。《魏书.咸阳王禧传》:“今属危难,恨无远计,匡济圣躬,若与殿下同命,虽死犹生。”
其他 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形容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唐·无名氏《无能子·中·宋玉说》:“得其志,虽死犹生;不得其志,虽生犹死。”△褒义。常用于赞扬死得其所。→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窾郤:
源见“庖丁解牛”。指空隙。亦指要害,法则。清 赵翼剥皮山诗:“纵遣庖丁批窾郤,新硎亦恐奏技艰。”清 王晫今世说.政事:“〔董巽峰〕少以理学经济自任,得伊川、考亭窾郤,旁瞻子史说集。”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