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介子推隐居于此而亡,晋文公“以绵上为之田”,号为介山;襄公十三年(前560年):晋悼公“蒐于绵上以治兵”,皆即此。
艾蒿岭:
在今陕西志丹县东。方舆纪要卷57保安县:艾蒿岭“在县东六十里。即子午岭之异名也。绵亘于延、庆两郡间,几数百里云”。
历史地名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介子推隐居于此而亡,晋文公“以绵上为之田”,号为介山;襄公十三年(前560年):晋悼公“蒐于绵上以治兵”,皆即此。
艾蒿岭:
在今陕西志丹县东。方舆纪要卷57保安县:艾蒿岭“在县东六十里。即子午岭之异名也。绵亘于延、庆两郡间,几数百里云”。
历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