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姹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乌有先生”系司马相如虚拟的人名。乌有,即没有。乌有先生,即本无此人,语含荒诞不径之意。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
宋.苏轼《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诗:“岂意青卅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
偏正 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拟的人名。乌有,虚幻,不存在。乌有先生,即本无其人的意思。亦指不真实的事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多用于本无其人方面。→子虚乌有 ↔名副其实
来仪凤:
借指显现祥瑞之兆。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诗: “合乐来仪风,尊祠重饩羊。” 参见:○来仪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