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柳宗元《寄许孟容书》:“家有赐书三千卷,尚在善和里旧宅。”后因以“善和”借指藏书。宋 刘克庄《转调二郎神》词:“幸有善和书堪读,何必然藜芸省。”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余小子遭时多故,不善保藏,善和之书,一旦扫地。”
高阳里:
借指贤士的居所。唐韦应物答裴处士诗: “来署高阳里,不遇白衣还。” 参见:○荀家兄弟
历史典故唐 柳宗元《寄许孟容书》:“家有赐书三千卷,尚在善和里旧宅。”后因以“善和”借指藏书。宋 刘克庄《转调二郎神》词:“幸有善和书堪读,何必然藜芸省。”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余小子遭时多故,不善保藏,善和之书,一旦扫地。”
高阳里:
借指贤士的居所。唐韦应物答裴处士诗: “来署高阳里,不遇白衣还。” 参见:○荀家兄弟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