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失去粮食而饿死,也要保存信义。语本《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并列 宁可失去食品,也要坚守信义。语本《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梁书·侯景传》:“或杀身成名,或去食存信,此性命于鸿毛,等节义于熊掌。”△褒义。形容重节义的人。
王公大人:
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墨子.尚贤上:“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王公大人,许其义气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