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词典【通济渠】通济渠介绍,通济渠历史知识

历史词典【通济渠】通济渠介绍,通济渠历史知识


隋大业元年(605)开,分东西二段:西段起自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西苑,引谷(榖)、洛水,贯洛阳城东出,大致循东汉阳渠故道,至偃师入洛,由洛水入黄河;东段起自板渚(今河南荥阳北牛口峪附近)引黄河水东行汴水故道,至今河南开封市别汴水折而东南流,经今杞县、睢县、宁陵至商丘东南行蕲水故道,又经夏邑、永城,安徽宿州、灵璧、泗县,江苏泗洪至盱眙对岸入淮。关于东段的流经,文献记载有异说:一作由河入淮(《隋书·炀帝纪·食货志》、《通典》卷一引《坤元录》);一作由泗入淮(《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资治通鉴》)。据今人考订当以由河直接入淮为是。“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资治通鉴》卷一八○)因为炀帝巡游所用,又称御河。是隋代所开诸运河中最重要的一条。对当时和以后唐、宋两代中原和江淮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促进作用。唐改名广济渠。唐、宋时通称西段为漕渠和洛水,东段为汴河或汴渠。

历史词典【通济渠】通济渠介绍,通济渠历史知识" />

通济渠图

  • 【通济】: 1.开朗豁达。世说新语·任诞“ 祖车骑 过 江 时” 刘孝标 注引 晋孙盛 晋阳秋:“ 逖 ( 祖逖 )性通济,不拘小节,又宾从多是桀黠勇士, 逖 待之皆如子弟。”晋书·贺循传:“前 蒸阳 令 郭訥 风度简旷,器识朗拔,通济敏悟,才足干事。”2.融通调济。晋书·文苑传·王沉:“痷婪者以博纳为通济,眂眂者以难入为凝清。”新唐书·李吉甫传:“ 大历 时,权臣月奉至九千緡者,州刺史无大小皆千緡,宰相
  • 【渠】: 渠 qú 水道,特指人工开的河道或水沟:渠道(亦指途径,门路)

  • 郡丞:

    官名。秦汉郡置,为郡守太守副贰,佐郡守掌众事。边郡别有长史,掌兵马。秩皆六百石,由朝廷任命。东汉建武六年30,令郡太守病,丞、长史代行其事。后又罢边郡丞,以长史领丞职。三国魏、蜀、吴皆置,魏八品,亦


    历史词典【通济渠】通济渠介绍,通济渠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秦并巴蜀】秦并巴蜀介绍,秦并巴蜀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秦并巴蜀】秦并巴蜀介绍,秦并巴蜀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秦并巴蜀】秦并巴蜀介绍,秦并巴蜀历史知识...

    历史词典【通济渠】通济渠介绍,通济渠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清商令】清商令介绍,清商令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清商令】清商令介绍,清商令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清商令】清商令介绍,清商令历史知识...

    历史词典【通济渠】通济渠介绍,通济渠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威海卫之战】威海卫之战介绍,威海卫之战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威海卫之战】威海卫之战介绍,威海卫之战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威海卫之战】威海卫之战介绍,威海卫之战历史知识...

    历史词典【通济渠】通济渠介绍,通济渠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中法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介绍,中法北京条约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中法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介绍,中法北京条约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中法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介绍,中法北京条约历史知识...

    历史词典【通济渠】通济渠介绍,通济渠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贵乡县】贵乡县介绍,贵乡县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贵乡县】贵乡县介绍,贵乡县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贵乡县】贵乡县介绍,贵乡县历史知识...

    历史词典【通济渠】通济渠介绍,通济渠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西院王】西院王介绍,西院王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西院王】西院王介绍,西院王历史知识 >> 历史词典【西院王】西院王介绍,西院王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