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与从兄书》:“仕宦朝四十左右作尚书郎,即投簪高迈,今三十六方作奉朝请,头颅可知。”
陶弘景认为,作官到四十左右为尚书郎,即可弃官归隐,现在到三十六才作一个奉朝请的闲散小官,那究竟还有什么意思呢?后因用为无心仕途之典。
宋.陆游《剑南诗稿校注》卷二《江上》:“羁孤形影真相吊,衰飒头颅已可知。”
东窗消息:
同“东窗计”。明无名氏精忠记.东窗:“心事难凭枉致疑,夫人其实好心机。凭此黄柑无后患,东窗消息少人知。” 见“东窗计”。
历史典故陶弘景《与从兄书》:“仕宦朝四十左右作尚书郎,即投簪高迈,今三十六方作奉朝请,头颅可知。”
陶弘景认为,作官到四十左右为尚书郎,即可弃官归隐,现在到三十六才作一个奉朝请的闲散小官,那究竟还有什么意思呢?后因用为无心仕途之典。
宋.陆游《剑南诗稿校注》卷二《江上》:“羁孤形影真相吊,衰飒头颅已可知。”
东窗消息:
同“东窗计”。明无名氏精忠记.东窗:“心事难凭枉致疑,夫人其实好心机。凭此黄柑无后患,东窗消息少人知。” 见“东窗计”。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