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图眼前安逸,得过且过。宋.朱熹《乞蠲减星子县税钱第二状》:“其幸存者,亦皆苟且偷安,不为子孙长久之虑。”巴金《给一个孩子》:“我说的‘忍耐’是准备,不是劝人苟且偷安或者坐等机会,而是劝人自己去造机会。”
偏正 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只图眼前安逸,不顾将来祸患。冯玉祥《我所知道的蒋介石》20章:“由此可见他们的旅长虽想要苟且偷安,但一般的官兵能够很勇敢地不听他的乱命。”△贬义。用于描写卑微渺小。 →苟且偷生 苟延残喘 降志辱身 ↔发奋图强 自强不息 宁死不屈。也作“偷安苟且”、“苟安旦夕”。
谠言嘉论:
谠言:正直的言论。嘉:善,美。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元史.张孔孙传:“孔孙素以文学名,且善琴,工画山水竹石,而骑射尤精。及其立朝,谠言嘉论,有可观者,士论服之。” 并列 谠言,正直的言论。指正直而有说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