祧:古代指远祖的祠堂。家庙里祖先的神主,辈分远的要依次迁入祧庙合祭,只有创业的始祖或影响较大的祖宗不迁,叫做“不祧”。后用“不祧之祖”比喻因开创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宋史.礼志九》:“今太祖受命开基,太宗缵成大宝,则百世不祧之庙矣。”宋.楼钥《龙图阁待制赵公神道碑》:“太祖当居太庙第一室,永为不祧之祖;太宗居第二室,永为不祧之宗。”
偏正 祧,古代指远祖的祠堂。家庙中祖先的神主,辈分远的要依次迁入祧庙合祭,只有创业的始祖或影响较大的祖宗不迁,叫做不祧。永远奉祀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受到尊崇的人。清·宋育仁《三唐诗品》:“高适达夫,七古与岑(参)一骨,骈语之中,独能顿宕,启后人无限法门,当为七言不祧之祖。”△多用于称人方面。也作“不祧之宗”。
缱绻羡爱: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如今秦宝二人一来了,见了他两也不免缱绻羡爱。”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