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东晋高平(治今山东金乡西北)人,字处度。官至中书侍郎、光禄勋。其思想倾向于玄学中的向秀、郭象一派,兼取何晏、王弼之说,并袭取佛教的教义,提出“至无者,故能为万变之宗主也”。并谓“谓之生者,则不无;无者,则不生。……则有何由而生?忽尔而自生。忽尔而自生,而不知其所以生,不知所以生,生则本同于无”(《列子·天瑞篇注》)。以“无”为群生万变的根由。认为“生必由理,形必由生”,以“理”为群生万变的规律。宣称“理”无“生死”、“乐恶”、“爱憎”、“亲疏”、“逆顺”、“利害”(见《列子·黄帝篇注》),若违反自然之性,“封殖财货,树立权党,终身欣玩”(《列子·天瑞篇注》)而不知自悟,皆乖背“天理”之必然,亦与儒家名教不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现实“浊世”的不满与不安。知医能医。永嘉之乱避难江南时,得《列子》多卷,参校有无,始得全备。著有《列子注》、《养生要集》。②北魏敦煌渊泉(今甘肃安西东)人,字子然,一字仲玄。为河西著姓。先事北凉沮渠蒙逊,为兵部尚书。后入北魏,赐爵南浦男。深为司徒崔浩所识,常给其衣食,荐为中书侍郎,固辞。及浩被杀,乃闭门却扫,庆吊皆绝,屡征不赴,卒于家。
阿都正副长官司:
土司名。清置。在今四川普格、布拖、金阳县一带。顺治六年1649土著首领结固归附,授阿都正长官司。康熙四十九年1710改授慕枝为阿都宣抚司。雍正六年1728裁,是年,聚姑因军功复阿都正长官司职。其妻赊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