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檀弓上》:曾子对子夏说:“吾与汝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
据说有一次,孔子的学生曾参对子夏(卜商)说,准备退休之后到西河去养老。孔子死后,子夏到魏国西河去讲学,活到九十多岁。
《抱朴子.仙药》:“南阳郦县山中有甘谷水。谷水所以甘者,谷上左右,皆生甘菊。菊花堕其中,历世弥久,故水味为变。其临此谷中居民,皆不穿井,悉食甘谷水;食者无不老寿:高者百四五十岁,下者不失八6*九十,无夭年人,得此菊力也。”
又据传说,河南南阳郦县饮甘谷水的居民均高寿。
后因以“西河南阳之寿”用为咏长寿之典。
宋.苏轼《后杞菊赋》:“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西河南阳之寿。”
鸿春: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传.梁鸿传: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易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之间。有顷,又去适吴……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后汉隐士梁鸿,隐遁民间,在吴地为人捣米谋生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