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在今河南新安县西《水经·谷水注》:谷水“又东径缺门山,山阜不接者里余,故得是名”。《资治通鉴》:唐乾元二年(759),郭子仪与史思明战,自相州溃还至河阳,“将谋城守,师人相惊,又奔缺门”,即此。
马忠武公行述:
书名。清马玉崑行述,为其家人所撰。宣统元年1909石印。其中涉及捻军、回民起义、收复伊犁、甲午中日战争和抵抗八国联军入侵的文字较多。可供研究近代军事史之参考。
历史知识地名。在今河南新安县西《水经·谷水注》:谷水“又东径缺门山,山阜不接者里余,故得是名”。《资治通鉴》:唐乾元二年(759),郭子仪与史思明战,自相州溃还至河阳,“将谋城守,师人相惊,又奔缺门”,即此。
马忠武公行述:
书名。清马玉崑行述,为其家人所撰。宣统元年1909石印。其中涉及捻军、回民起义、收复伊犁、甲午中日战争和抵抗八国联军入侵的文字较多。可供研究近代军事史之参考。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