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指租佃土地、房屋和其他财物时,租用者支付之保证金。土地押租是业主为防止佃户抗租、逃租、欠租而采用的一种手段,也是对佃户之一种额外(正租外)剥削。各地名称不一,如江苏、广东称“顶耕钱”、“顶手钱”,湖南称“乌田钱”、“进庄银”、“佃规”,福建称“保租银”、“根租钱”、“起埂”,四川称“押佃钱”、“随租银”,浙江、湖北称“顶头钱”,安徽称“寄在钱”、“顶手稻”等。押租在长江以南各省流行较广。有些省份在清前期已有押租记载,近代以后更加普遍。押租额一般与一年的地租额同。佃户退佃时押租应归还佃户,但业主常以各种借口拒绝退还。
阿史那斛瑟罗:
唐时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步真子。在本蕃为步利设。垂拱元年685,任右玉钤卫将军,袭父爵为继往绝可汗兼濛池都护,领五弩失毕部落。天授元年690,收余众六七万人入居内地,拜左卫大将军,改号竭忠事主可汗。久视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