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庐州路置,为江淮行中书省治。明洪武后直属南京。治所在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合肥、六安、庐江、无为、巢湖及湖北英山等市县间地。清属安徽省。1912年废。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改庐州路置,治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辖境东北部较庐州路略有缩小。1912年废。
东洋州站:
又作东祥州、祥州。元置,在今吉林汪清县北。元析津志天下站名:“唆吉正东微北百二十里石迪,正东北五十里甫丹,百一十里东洋州。”明废。
历史地名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庐州路置,为江淮行中书省治。明洪武后直属南京。治所在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合肥、六安、庐江、无为、巢湖及湖北英山等市县间地。清属安徽省。1912年废。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改庐州路置,治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辖境东北部较庐州路略有缩小。1912年废。
东洋州站:
又作东祥州、祥州。元置,在今吉林汪清县北。元析津志天下站名:“唆吉正东微北百二十里石迪,正东北五十里甫丹,百一十里东洋州。”明废。
历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