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指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同一对象所持看法各异。清魏源《游山后吟》之六: “臧谷忘羊孰歧视,役情于外皆堪耻。安得太上忘悲喜,安得见仁见知遗听视! ” ●《易·系辞上》: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道: 规律。性: 本性。知: 同 “智”。古人认为,阴阳之道,无所不包,复杂而多变,往往对同一个问题,由于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
牙签锦轴:
同“牙签玉轴”。明无名氏赠书记.秘书赠合:“牙签锦轴吾良友,明窗净几共夷犹。” 见“牙签玉轴”。明·无名氏赠书记·秘书赠合:“~吾良友,明窗净几共夷犹。”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