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名。(1)唐有知礼仪院、礼仪使,建中以后,惟郊祀暂置,事毕即停。宋初以礼院掌其事,雍熙元年(984)议封禅,曾命学士、常参官详定仪注,事后即罢。大中祥符元年(1008),东封泰山,又命学士、待制与判礼院官详定仪注。六年置为礼仪院。掌依典礼裁定行礼所用仪仗、法物等制度。多以参知政事为判院,以学士、丞郎、诸司三品以上为知院。天圣元年(1023)废。(2)清代初期内府机构之一。顺治十七年(1660)改礼仪监设置,掌内庭礼乐之事,并考核太监品级。初设总理,左、右协理各一人,后改设郎中三人,员外郎八人,笔帖式二十人,赞礼郎十二人,司胙官四人。所属有喇嘛唪经处、皇史宬等。康熙十六年(1677)改称掌仪司。
桓谦:
?—410 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龙亢集人,字敬祖。桓冲次子。初以父功封宜阳县开国侯,累迁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元兴初,都督荆、益、宁、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拜尚书令。桓玄篡位,领扬州刺史,封新安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