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原指能分辨事情之正确与谬误的思想与能力。后谓敢于识别事情的是非曲直的心意。清.朱彝尊《跋王氏诗疑》:“世之儒者,以其渊源出于朱子,而不敢议,则亦无是非之心者也。”
偏正 辨别对的与错的能力与心意。语出《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清·朱彝尊《跋王氏诗疑》:“世之儒者,以其渊源出于朱子,而不敢议,则亦无是非之心者也。”△多用于描述人们判别是非的状况。
同声相应:
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孔颖达疏:“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同气相求者,若天欲雨而础柱润是也。此二者声气相感也。”后多以喻志趣相同者互相呼应。三国志.王粲等传论:“昔文帝、陈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