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无理,硬说成有理。《三国演义》四三回:“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儿女英雄传》二六回:“此时姑娘越听张金凤的话有理,并且还不是强词夺理,早把一番怒气,撇在九霄云外。”亦作“强词夺正”。元.关汉卿《金线池》三折:“但酒醒,硬打挣,强词夺正,则除是醉时节酒淘真性。”
连动 把无理的硬辩成为有理的。钱钟书《围城》:“苏小姐道:‘……反正翻来覆去,强词夺理,全是他的话。’”△贬义。 用于写语言行为。↔理直气壮
风声鹤警:
同“风声鹤唳”。清 筱波山人爱国魂.国忧:“血雨膻腥,风声鹤警,送残故国神京。”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