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2—1759
清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初名烜,字灿人,号双池。幼家贫,未尝从师,自力于学。曾为景德镇窑工,后漂泊至福建,在浦城授学,从游者众,名渐著。读书务博,自六经、乐律、天文、舆地、阵法、术数,无不研究。著书多达三十余种,主要有《易经诠义》、《诗经诠义》、《尚书诠义》、《春秋集传》、《理学逢源》、《双池文集》等。
李固渡:
金代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滑县西南沙店南三里许。大定八年1168黄河在此决口,曾形成两河分流的局面。次年南宋楼钥使金,于此渡河北上。
历史知识1692—1759
清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初名烜,字灿人,号双池。幼家贫,未尝从师,自力于学。曾为景德镇窑工,后漂泊至福建,在浦城授学,从游者众,名渐著。读书务博,自六经、乐律、天文、舆地、阵法、术数,无不研究。著书多达三十余种,主要有《易经诠义》、《诗经诠义》、《尚书诠义》、《春秋集传》、《理学逢源》、《双池文集》等。
李固渡:
金代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滑县西南沙店南三里许。大定八年1168黄河在此决口,曾形成两河分流的局面。次年南宋楼钥使金,于此渡河北上。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