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jin

隋唐宫廷乐曲。又称法乐。原指道观所奏之曲。东晋时,用于佛教法会,含有西域音乐成分,传入中原,与清商乐结合,称为法乐。至隋,发展为法曲,以清商乐为主,音清而近雅。乐器有铙、钹、钟、磬、箫、琵琶等。唐时,又搀杂道曲成分,发展极盛。《霓裳羽衣曲》、《赤白桃李花》等为著名法曲。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特设梨园法部。中唐后,法曲渐衰,开成三年(838)改为仙韶曲。
【法曲】: 一种古代乐曲。 东晋南北朝 称作法乐。因其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原为含有外来音乐成分的西域各族音乐,后与 汉族 的清商乐结合,并逐渐成为 隋 朝的法曲。其乐器有铙钹、钟、磬、幢箫、琵琶。至 唐 朝又搀杂道曲而发展至极盛阶段。著名的曲子有赤白桃李花、霓裳羽衣等。 唐白居易 江南遇天宝乐叟诗:“能弹琵琶和法曲,多在 华清 随至尊。” 清洪昇 长生殿·闻乐:“好凭一枕游仙梦,暗授千秋法曲音。”
【法】: 法 fǎ 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法办
【曲】: 曲 (⑥麯) qū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
扫狄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九班,大通三年529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一班。陈定为拟七品,比秩六百石。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