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事物消失,不留踪迹。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事实不为轻薄阴险小儿留情,曾几何年,他们就都已烟消火灭。”
并列 ①火已灭了,烟也消散了。杨朔《三千里江山》:“北岸却烟消火灭,透出蓝天到处闪耀着阳光。”②比喻事物消失,不留踪迹。胡山源《散花寺》:“管他有无价值! 千万年后,还不是烟消火灭,了无痕迹!”△多用于描写事物状态。 →灰飞烟灭 ↔风起云涌。也作“烟销灰灭”、“烟销火灭”。
旦夕之危:
偏正 极言危险之迫近。三国志·蜀书·孟光传:“~,倒悬之急。”△用于描写危急之语。 →朝不虑夕 ↔安若泰山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