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湖北浠水县东南之浠水。《水经·江水注》:希水“出灊县霍山西麓。……西南流分为二水,枝津出焉。希水又南,积而为湖,谓之希湖。湖水又南流,径轪县东,而南流注于江”。
郪丘:
①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东阿县境。春秋: 文公十六年 前611,“六月戊辰,公子遂及齐侯盟于郪丘”。郪音西。公羊传 作 “犀丘”,谷梁传 作 “师丘”。郪、犀、师三字古音皆近,可通假。②又名廪丘、邢丘
历史地名即今湖北浠水县东南之浠水。《水经·江水注》:希水“出灊县霍山西麓。……西南流分为二水,枝津出焉。希水又南,积而为湖,谓之希湖。湖水又南流,径轪县东,而南流注于江”。
郪丘:
①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东阿县境。春秋: 文公十六年 前611,“六月戊辰,公子遂及齐侯盟于郪丘”。郪音西。公羊传 作 “犀丘”,谷梁传 作 “师丘”。郪、犀、师三字古音皆近,可通假。②又名廪丘、邢丘
历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