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典故【画虎刻鹄】画虎刻鹄解释,画虎刻鹄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画虎刻鹄】画虎刻鹄解释,画虎刻鹄来历出处


源见“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好高骛远,终无成就。明 陶宗仪《辍耕录.写山水诀》:“黄子久散人……画山水宗董 巨,自成一家,可入逸品。其所写山水诀,亦有理致。迩来初学小生多效之,但未有得其仿佛者,正所谓画虎刻鹄之不成也。”亦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成了坏事。《西游记》三七回:“三藏道:‘那怪既神通广大,变得与你相同……我徒弟纵有手段,决不敢轻动干戈。倘被多官拿住,说我们欺邦灭国,问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却不是画虎刻鹄也?’”


并列 语本《东观汉记·马援传》:“与兄子严孰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饬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①比喻好高骛远,终无收获。明·陶宗仪《辍耕录·写山水诀》:“黄子久散人……画山水宗董巨,自成一家,可入逸品。其所作写山水诀,亦有理致。迩来初学小生多效之,但未有得其仿佛者,正所谓画虎刻鹄之不成也。”②比喻好事做成坏事。《西游记》37回:“三藏道:‘那怪既神通广大,变得与你相同……我徒弟纵有手段,决不敢轻动干戈。倘被多官拿住,说我们欺邦灭国,问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却不是 画虎刻鹄也?’”△贬义。多用于评论人的行为。也作“画龙刻鹄”。

  • 【画虎】: 1.古代的一种风俗。绘虎于门以御凶息疠。 汉应劭 风俗通·祀典·桃梗苇茭画虎:“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 神荼 与 鬱垒 昆弟二人,性能执鬼。 度朔山 上有桃树,二人於树下简閲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 神荼 与 鬱垒 缚以苇索,执以食虎。’於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於门,皆追效於前事,冀以御凶也。”2.泛指描绘虎的形象。 宋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包氏宣州 人,世以画虎名
  • 【刻鹄】: 1.喻仿效前贤。 唐卢照邻 释疾文:“既而屠龙适就,刻鵠初成。” 宋秦观 贺苏礼部启:“叹刻鵠之未成,念攀鸿而何敢。” 明朱鼎 玉镜台记·诏聘太真:“掩书俯几忆平生,刻鵠初成,画虎还成。”参见“ 刻鵠类鶩 ”。2.谓弄巧成拙,适得其反。西游记第三七回:“倘被多官拿住,説我们欺邦灭国,问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却不是画虎刻鵠也?”参见“ 刻鵠类鶩 ”。

  • 指古摘今:

    并列 指,指点;摘,选取。评论古今。形容才气纵横,谈吐锋利。清·徐麟〈长生殿〉序:“稗畦洪先生以诗鸣长安,交游宴集,每白眼踞坐,~,无不心折。”△褒义。多用于描写善言且中肯者的言行。→谈古论今


    历史典故【画虎刻鹄】画虎刻鹄解释,画虎刻鹄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阳盱请而洪灾息】阳盱请而洪灾息解释,阳盱请而洪灾息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阳盱请而洪灾息】阳盱请而洪灾息解释,阳盱请而洪灾息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阳盱请而洪灾息】阳盱请而洪灾息解释,阳盱请而洪灾息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画虎刻鹄】画虎刻鹄解释,画虎刻鹄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锦回文】锦回文解释,锦回文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锦回文】锦回文解释,锦回文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锦回文】锦回文解释,锦回文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画虎刻鹄】画虎刻鹄解释,画虎刻鹄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渔父】渔父解释,渔父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渔父】渔父解释,渔父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渔父】渔父解释,渔父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画虎刻鹄】画虎刻鹄解释,画虎刻鹄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打头风】打头风解释,打头风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打头风】打头风解释,打头风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打头风】打头风解释,打头风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画虎刻鹄】画虎刻鹄解释,画虎刻鹄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解释,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解释,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解释,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画虎刻鹄】画虎刻鹄解释,画虎刻鹄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逃避现实】逃避现实解释,逃避现实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逃避现实】逃避现实解释,逃避现实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逃避现实】逃避现实解释,逃避现实来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