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事件【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介绍,新文化运动事件经过


五四运动前,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先进的知识分子要求改变中国现状,而旧文化、旧思想又严重地阻碍着中华民族的觉醒。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致力于唤醒民众、挽救民族危亡的工作,发起了思想启蒙运动,即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第二卷第一号改名《新青年》),就是这场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政治,反对封建专制政治和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独断和封建哲学;主张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青年》从第一卷起,就对封建政冶进行抨击,发表了陈独秀的《敬告青年》,号召思想革新。针对当时出现的尊孔复古逆流,陈独秀、李大钊、吴虞等激烈地抨击孔教。曾在美国留学的胡适也积极参加文学革命并于1917年1月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在文化界引起强烈反响。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新青年》从1918年5月起,完全改用白话文,并发表了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对吃6*人的封建制度进行深刻的揭露。同年底,陈独秀、李大钊创办了《每周评论》直接配合当时的政冶斗争,抨击军阀政府,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显示了新文化运动由着重进行思想启蒙运动,发展到直接与政治斗争紧密结合。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次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运动,启发了中国人民的民主觉悟,激发了人们追求真理的热情,客观上为马列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在“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中,居于指导地位的仍然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和社会进化论观点,其性质仍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范畴内的文化运动。“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即转变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介绍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心的新的思想运动。当时全国出现了几百种进步刊物和许多进步社团,都在不同程度上宣传和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 【新文】: 1.新近撰写的文章。 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适见新文,甚可观。” 唐李白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因有此赠诗:“雪山扫粉壁,墨客多新文。”2.体式新颖别致的文章。 唐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新文生 沉谢 ,异骨降 松乔 。”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敬贺新禧:“过了一夜,又是一年,人既突变为新人,文也突进为新文了。”3.指诡异而趋时的文体、文风。 宋沉括 梦
  • 【运动】: 1 ∶运行转动因天时而行罚,顺阴阳而运动。--新语2 ∶运用夫宰相运动枢极。--后汉书3 ∶物体位置不断改变的现象直线运动4 ∶可促进身体健康的身体活动排球运动5 ∶向群众公开宣扬某种思想、见解、主义的群众活动护路运动

  • 潮州黄冈起义:

    清末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当萍浏醴起义策划进行之际,孙中山还致力于策动两广地区的起义, 意在据有两广以进取长江,然后大举北伐推翻清廷。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春,孙中山在河内设立筹划起义的总机关,积极


  • 历史事件【北南大王院】北南大王院介绍,北南大王院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北南大王院】北南大王院介绍,北南大王院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北南大王院】北南大王院介绍,北南大王院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高邑之战】高邑之战介绍,高邑之战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高邑之战】高邑之战介绍,高邑之战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高邑之战】高邑之战介绍,高邑之战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宋辽榷场】宋辽榷场介绍,宋辽榷场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宋辽榷场】宋辽榷场介绍,宋辽榷场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宋辽榷场】宋辽榷场介绍,宋辽榷场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玄奘取经】玄奘取经介绍,玄奘取经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玄奘取经】玄奘取经介绍,玄奘取经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玄奘取经】玄奘取经介绍,玄奘取经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台湾建省】台湾建省介绍,台湾建省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台湾建省】台湾建省介绍,台湾建省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台湾建省】台湾建省介绍,台湾建省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庚午事变】庚午事变介绍,庚午事变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庚午事变】庚午事变介绍,庚午事变事件经过 >> 历史事件【庚午事变】庚午事变介绍,庚午事变事件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