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南三岔口朝鲜族乡。因位于瑚佈图河(亦作三岔河)汇入绥芬河处而得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于此置绥芬河厅。
(1)地区名。在天津市南开、红桥、河北三区交会处,金钢桥附近。北运河、南运河于此汇流入海河,以三河交汇处得名。旧三岔口在今狮子林桥附近,1918年海河截弯调直,三河相汇处北移至金钢桥北侧。金时在三岔口附近建直沽寨,元称海津镇。元代海运兴起,三岔口一带成为舟船停泊、船工休憩的场所。明代大运河疏通,水路运输更为发达,商业、手工业也随之发展,成为天津当时最繁华的地区。古诗曾有“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沽上人家千万户,繁华风景小扬州”之赞。1983年建有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2)集镇名。在天津市宝坻区北部、泃河南岸。三岔口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650。始建于辽。因建在泃河、蓟运河、辽代运粮河汇流处,故名。古称三岔城。聚落由三岔口、西小庄、王家庄三自然村组成。有衬衫、丝带、缝纫等厂。三赵、宝三公路经此。
紫微泉:
即“幽谷泉”。
历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