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典故【三茅】三茅解释,三茅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三茅】三茅解释,三茅来历出处


茅山,原名句曲山。位于江苏西南部,地跨句容、金坛、溧(lì利)水、溧阳等县境。南北走向,高峰有丫髻(jì计挽束在头顶的头发)山(411米)、方山(308米)等。有蓬壶、玉柱、华阳洞和唐碑、元碣(jié揭,圆顶的碑石)等名胜古迹。传说西汉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修道于此,因改名茅山,又称三茅山,道教称此第八洞天。南朝梁陶弘景曾隐居于华阳洞。故此典常用以歌咏道士或访道求仙的意向。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秦淮河以南)人。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茅山。梁武帝礼聘不出,但朝廷大事辄就咨询,时人称他“山中宰相”。卒谥(封建时代,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论褒贬给予的称号)贞白先生。

【出典】:

《梁书》卷51《处士·陶弘景传》742页:“(弘景)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隐居。”

【例句】:

唐·李群玉《送陶少府赴选》:“久向三茅穷艺术,仍传五柳旧琴书。” 唐·许浑《亡题》:“商令采芝寻四老,紫阳收术访三茅。” 唐·郑谷《池上》:“仙山如有分,必拟访三茅。” 宋·刘辰翁《摸鱼儿·守岁》:“人世间,空忆桃符旧句。三茅钟自朝暮。”

  • 【三茅】: 1.古代供祭祀用的三脊茅草。晋书·礼志上:“ 武皇帝 亦初平寇乱,意先仪范。其吉礼也,则三茅不翦,日观停瑄。”详“ 三脊茅 ”。2.指传说中修仙得道的 茅君 三兄弟。 唐许浑 亡题诗:“ 商岭 採芝寻四老, 紫阳 收朮访三 茅 。” 宋柳永 巫山一段云词:“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 茅 。”详“ 三茅君 ”。3.山名。亦称 茅山 、 句曲山 。在 江苏省句容县 东南。相传 茅君 三兄弟
  • 【三】: 三 sān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
  • 【茅】: 茅 máo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

  • 物极将返:

    见“物极必反”。清·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一:“子亦知~乎? 天生物,命官理之,有所溃,有所郁。郁之也久,发之也必暴。”


    历史典故【三茅】三茅解释,三茅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引颈而望】引颈而望解释,引颈而望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引颈而望】引颈而望解释,引颈而望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引颈而望】引颈而望解释,引颈而望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三茅】三茅解释,三茅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谢文学】谢文学解释,谢文学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谢文学】谢文学解释,谢文学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谢文学】谢文学解释,谢文学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三茅】三茅解释,三茅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月中簿】月中簿解释,月中簿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月中簿】月中簿解释,月中簿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月中簿】月中簿解释,月中簿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三茅】三茅解释,三茅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堆盐】堆盐解释,堆盐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堆盐】堆盐解释,堆盐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堆盐】堆盐解释,堆盐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三茅】三茅解释,三茅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锥握】锥握解释,锥握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锥握】锥握解释,锥握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锥握】锥握解释,锥握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三茅】三茅解释,三茅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折柔条】折柔条解释,折柔条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折柔条】折柔条解释,折柔条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折柔条】折柔条解释,折柔条来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