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设仓储粮备荒。历代多有人将此作为救荒的基本对策,并逐渐形成制度,出现常平仓、义仓、社仓等各类粮仓。至清,仓储制度日臻完善。为赈救灾荒,平抑粮价,清政府在各地建置粮仓,通过动帑采买、捐输、捐纳、截漕等手段,收集贮存大批粮食,每年青黄不接及米价高昂时,出借仓粮,或用低于市价的价格出售部分存粮,遇到灾欠则将仓粮无偿发给灾民济食。出于不同需要,清代粮仓有不同种类。京仓、通仓,建于北京、通州,贮存南来漕米,供王公百官、驻京军队及京畿百姓食用,设仓场总督衙门经管。常平仓,各省、府、州、县设之,地方政府掌印官管理,备地方灾欠赈粜需用。社仓,建在乡村、市镇,由百姓公捐贮仓,自行管理,供本村镇赈借。营仓,建于兵营,营官管理,出借兵丁口粮。盛京地区设旗仓,存贮旗地赋粮,隶盛京户部,专供八旗兵丁、旗人食用。内仓,隶户部,积贮各色漕米,供皇室、内务府、礼部、理藩院等应用。
徒:
①门徒。吕氏春秋·遇合:“孔子……委质为弟子者三千人,达徒七十人。”孟子·滕文公上:“陈良之徒陈相。”赵岐注:“陈相,陈良之门徒也。”②下层居民。管子·立政:“闾有司观出入者,以复于里尉。凡出入不时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