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典故【沧海遗珠】沧海遗珠解释,沧海遗珠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沧海遗珠】沧海遗珠解释,沧海遗珠来历出处


比喻被埋没了的人才。亦称“沧海珠”、“遗珠”。出自唐狄仁杰之事迹。狄仁杰参见“斗南一人”条。狄仁杰在任汴州参军时,曾被吏人诬诉。黜涉使阎立本召讯他后,搞清了事情的真相,并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材,便对他说:“孔子曾经讲过,观过可以知仁,你可算得是‘沧海遗珠’啊!”

【出典】:

《新唐书》卷115《狄仁杰传》4207页:“(狄仁杰)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例句】:

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盈把那须沧海珠,入怀本倚昆山玉。” 唐·李商隐《送臻市》:“昔去灵山非拂席,今来沧海欲求珠。” 金·元好问《寄答飞卿》:“一首新诗一纸书,喜于沧海得遗珠。” 元·施惠《幽闺记·士女随迁》:“但有过抱艺怀才,那曾见沧海遗珠。” 明·荑秋散人《玉娇梨》:“既郎君不服,何不把原诗写出,待妾送与小姐再看,倘遗珠重收,也不见得。” 清·程先贞《仿杜陵为六绝句·王太常》:“既托周亲如肺腑,难以沧海报遗珠。” 清·佚名《麟儿报》:“宗师又问道:‘你既有此美才,为何府县遗失,竟不见你卷子。府县可谓无目遗珠了。’”


主谓 大海中被采收者遗漏的珍珠。比喻被埋没的人才或珍品。语出《新唐书·狄仁杰传》:“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荐授并州法曹参军。”明·李贽《焚书·龙燬先生文录抄序》:“夫先生之书,一字不可轻掷,不刻其全则有沧海遗珠之恨。”△多用于表示人才或珍品不被重视的遗憾。

  • 【沧海】: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 【遗珠】: 1.谓遗失珍珠。语出庄子·天地:“ 黄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 元袁桷 康乐图诗:“悲懽蚁旋水东注,遗珠 罔象 迷其津。”2.指遗失的珍珠。 唐张籍 罔象得玄珠诗:“ 赤水 今何处,遗珠已渺然。” 元丁鹤年 题画葡萄诗:“碧云凉冷驪龙睡,拾得遗珠月下归。” 明李东阳 再赠三首用前韵之二:“ 荆山 有抱玉,沧海有遗珠。”3.喻指弃置未用的美好事

  • 饲狙:

    同“豢狙”。梁启超论刚毅筹款事:“狙公饲狙,朝三暮四,其伎俩何以异是。”


    历史典故【沧海遗珠】沧海遗珠解释,沧海遗珠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小冯君】小冯君解释,小冯君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小冯君】小冯君解释,小冯君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小冯君】小冯君解释,小冯君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沧海遗珠】沧海遗珠解释,沧海遗珠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渴贤】渴贤解释,渴贤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渴贤】渴贤解释,渴贤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渴贤】渴贤解释,渴贤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沧海遗珠】沧海遗珠解释,沧海遗珠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半段枪】半段枪解释,半段枪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半段枪】半段枪解释,半段枪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半段枪】半段枪解释,半段枪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沧海遗珠】沧海遗珠解释,沧海遗珠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月蓂】月蓂解释,月蓂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月蓂】月蓂解释,月蓂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月蓂】月蓂解释,月蓂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沧海遗珠】沧海遗珠解释,沧海遗珠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天高皇帝远】天高皇帝远解释,天高皇帝远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天高皇帝远】天高皇帝远解释,天高皇帝远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天高皇帝远】天高皇帝远解释,天高皇帝远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沧海遗珠】沧海遗珠解释,沧海遗珠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太公钓】太公钓解释,太公钓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太公钓】太公钓解释,太公钓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太公钓】太公钓解释,太公钓来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