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①鲜卑首领。《三国志·鲜卑传》引《魏书》:“和帝时,鲜卑大都护校尉廆帅部众从乌桓校尉任尚击叛者,封校尉廆为率众王。”②地方长官临时设职。《晋书 ·刘弘传》:“太安中,张昌作乱”,……“弘遣南蛮长史陶侃为大都护”,“为都战帅。”③都护府长官。唐高宗永徽 (650—655) 中置,亲王遥领都护,曰大都护,以副大都护兼王府长史,主大都护府事。五代后唐明宗长兴三年 (932) 只置安东、安南、安西、安北四大都护。宋朝渐废。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 复置,从二品,掌畏兀儿旧领州城及畏兀儿人入属汉地者之词讼。
官名,不同朝代其职掌也不一样。
1、汉代鲜卑设此官,相当汉朝的将军、校尉,为领兵将领。《三国志·鲜卑传》:“鲜卑步度根既立。”注:“《魏书》曰:和帝时,鲜卑大都护校尉廆(音guī或 wěi)帅部众从乌丸校尉任尚击叛者。”
2、晋朝在有战事时设此官,为临时的战地指挥官,战争结束,此官号即废。《晋书·刘弘传》:“太安中,张昌作乱。”“弘遣南蛮长史陶侃为大都护。”
3、唐朝为大都护府长官,掌统管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罚罪、总判府事。唐朝在边远地区设大都护府,如北庭、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大都护府设大都护一人,从二品;副大都护四人,正四品上;还有长史、司马、录事参军等官。参看《旧唐书·职官三·大都护府》、《新唐书·百官志四下·大都护府》。五代后唐明宗年间,置安东、安南、安西、安北四大都护府。宋朝渐废。
4、元朝也置大都护,从二品,掌维6*吾尔旧领州城及维6*吾尔人入属汉地的与汉人的诉讼。
通政卿:
官名。明建文1399—1402中,改通政使司为通政寺,改通政使为通政卿。成祖朱棣即位,复旧。 官名。明置,为通政寺长官,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等事。其佐官有少卿、左右补缺、左右拾遗等。见明史·职官二·
历史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