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名。明置。在今四川盐边县西部。土官摆夷人。其先于明初归附授职。清顺治十六年(1659)归附(一说康熙十九年)。康熙二十三年(1684)仍授原职。所属有摆夷一百二十余户。
左家公山毛笔:
战国时楚国所制毛笔。1954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左家公山15号墓,此墓属战国小型楚墓。毛笔置于椁内头箱中,外套一细竹筒。笔通长18.5厘米,笔毛为上好兔毫,长2.5厘米。杆为细圆形实竹,直径0.4厘米。
历史知识土司名。明置。在今四川盐边县西部。土官摆夷人。其先于明初归附授职。清顺治十六年(1659)归附(一说康熙十九年)。康熙二十三年(1684)仍授原职。所属有摆夷一百二十余户。
左家公山毛笔:
战国时楚国所制毛笔。1954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左家公山15号墓,此墓属战国小型楚墓。毛笔置于椁内头箱中,外套一细竹筒。笔通长18.5厘米,笔毛为上好兔毫,长2.5厘米。杆为细圆形实竹,直径0.4厘米。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