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1)掌管土木工程的辅政大臣。亦称大司空、司工、大司工。相传商代已置,为天子五官之一。西周为三公之一。《周礼》列为六卿之一,为冬官。春秋战国沿置,位列卿或大夫。宋国因避武公讳,改称司城。(2)战国时都、邑、县所置,称都司空、县司空等。掌领工徒。时因工徒多系囚犯,故亦作为狱名。汉代犹置都司空、水司空、左右司空诸狱。(3)三公之一。东汉建武二十七年(51),改大司空为司空,与太尉、司徒并为三公,分掌宰相职能,秩万石。掌水土工程,名义上分部宗正、少府、大司农三卿,并参议大政,实际上权归尚书,三公上下行文,受成而已。历代沿置,名列三公之末。魏晋南北朝为名誉宰相,多为大臣加官,位居一品(梁十八班),无实际职掌。隋代名义上参议大政,其位多旷,遇有典礼,以他官摄行其事,如置,则坐于尚书都省,正一品。唐代亦为大臣加官,正一品。晚唐五代用为藩镇加官,遂至冗滥。北宋初用为宰相、亲王、使相的加官,其特拜者亦不预政事,政和二年(1112)罢。辽代为南面朝官,无实职,多为加官、赠官。金代亦置,正一品。元代罢。(4)契丹(辽)北面官。朝官、御帐官、皇族帐官、诸帐官、部族官、属国官中皆置。会同元年(938),曾改诸宰相、节度使帐为司空,属国官闼林亦改司空。(5)工部尚书俗称。工部侍郎则称少司空。
" />
汉“司空之印”封泥
附加堆纹:
古代陶器纹饰。陶器成型后,在其表面再贴附泥条或泥饼而成。多见于新石器时代至西周时期。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