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jin
![历史典故【抱璞荆山】抱璞荆山解释,抱璞荆山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抱璞荆山】抱璞荆山解释,抱璞荆山来历出处](https://100webs-1251414865.cos.ap-shanghai.myqcloud.com/cidian/lishicidian//37573785381.jpg)
源见“和氏之璧”。指怀才未遇。《晋书.应詹传》:“四门开辟,英彦凫藻。收春华于京辇,采秋实于岩薮,而泓抱璞荆山,未剖和璧。”
【抱璞】: 1. 春秋 时, 楚 人 卞和 献璞玉于 厉王 ,玉工说:“石也。” 厉王 以 和 为诳,断其左足。 武王 时复献之,又以为石,断其右足。 文王 即位, 和 抱璞哭泣于 楚山 之下,泪尽继之以血。 文王 乃使玉工剖其璞,得美玉。见韩非子·和氏。后因以“抱璞”喻怀才不遇。 汉东方朔 七谏:“ 和 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晋书·应詹传:“四门开闢,英彦鳧藻,收春华於京輦,採秋实於巖藪,而
【荆山】: 1.山名。在今 湖北省南漳县 西部。 漳水 发源于此。山有 抱玉岩 ,传为 楚 人 卞和 得璞处。书·禹贡:“导 嶓冢 ,至于 荆山 。” 孔 传:“ 荆山 在 荆州 。”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禹贡:‘ 荆 及 衡阳 惟 荆州 。’盖即 荆山 之称,而制州名矣。故 楚 也。”2.山名。在今 陕西省富平县 西南。相传 禹 铸鼎于此。书·禹贡:“导 岍 及 岐 ,至于 荆山 。”
稀句绘章:
新唐书•文艺传·序:“高祖、太宗大难始夷,沿江左余风,稀句绘章,揣合低印,故王、杨为之伯。”
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