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典故【唾壶击缺】唾壶击缺解释,唾壶击缺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唾壶击缺】唾壶击缺解释,唾壶击缺来历出处


《北堂书钞》卷一二五晋裴启《语林》:“王大将军(指王敦)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指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未已。’以铁如意击唾壶为节,壶尽缺。”

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仲处(王敦字仲处)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此事又见《晋书.王敦传》。

后人因以“唾壶击缺”或“击缺唾壶”作为激赏诗文之词。宋.张元干《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词:“塞垣祇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在这里作者借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不能杀敌雪耻的悲愤心情。李木庵《延安雅集》诗:“主人谓我何不歌,唾壶击碎意则那?”那,奈何。这两句诗意是:我现在不唱,等到胜利时痛快地唱,唱到把唾壶击碎。这里饱含着对革命胜利无限向往的激情。


主谓 唾壶,痰盂。形容忧愤激昂的情绪。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醉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晋书·王敦传》)周斌《和剑华醉歌行》:“毕竟英雄心不死,唾壶击缺剑光紫。”※唾,不读作chuí。△多含壮志未酬之意。→胸中块垒 慷慨激昂 ↔怡然自得。也作“唾壶敲缺”、“唾壶击碎”。

  • 【唾壶】: 旧时一种小口巨腹的吐痰器皿。西京杂记卷六:“ 魏襄王 冢……牀上有玉唾壶一枚。”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絶壁峭峙,孤险云高,望之形若覆唾壶,高二十餘里。” 宋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 武帝 ( 汉武帝 )以 孔安国 为侍中,以其儒者,特许掌御唾壶,朝廷荣之。”
  • 【缺】: 缺 quē 不够:缺乏

  • 秋风鲈脍:

    源见“莼羹鲈脍”。表示思乡之情,归隐之意。清 尤侗别长安诗之八:“千载吾师张季鹰,秋风鲈脍令人兴。”


    历史典故【唾壶击缺】唾壶击缺解释,唾壶击缺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夙夜在公】夙夜在公解释,夙夜在公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夙夜在公】夙夜在公解释,夙夜在公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夙夜在公】夙夜在公解释,夙夜在公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唾壶击缺】唾壶击缺解释,唾壶击缺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瑟歌】瑟歌解释,瑟歌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瑟歌】瑟歌解释,瑟歌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瑟歌】瑟歌解释,瑟歌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唾壶击缺】唾壶击缺解释,唾壶击缺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寄雁传书】寄雁传书解释,寄雁传书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寄雁传书】寄雁传书解释,寄雁传书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寄雁传书】寄雁传书解释,寄雁传书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唾壶击缺】唾壶击缺解释,唾壶击缺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王霸遭揶揄】王霸遭揶揄解释,王霸遭揶揄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王霸遭揶揄】王霸遭揶揄解释,王霸遭揶揄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王霸遭揶揄】王霸遭揶揄解释,王霸遭揶揄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唾壶击缺】唾壶击缺解释,唾壶击缺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解释,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解释,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解释,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唾壶击缺】唾壶击缺解释,唾壶击缺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耕云播雨】耕云播雨解释,耕云播雨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耕云播雨】耕云播雨解释,耕云播雨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耕云播雨】耕云播雨解释,耕云播雨来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