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篇名。“治”指治乱安危,“期”指时期、期数。认为社会治乱,国家兴衰,皆由具有一定周期变化之自然条件所决定,与统治阶级之德行、才能、礼乐、教化无关。故“世之治乱,在时不在政;国之安危,在数不在教。贤不贤之君,明不明之政,无能损益”。反映了一种命定论的历史观。
晏:
春秋齐邑。在今山东齐河县北。左传宣公十四年前595:“公孙归父会齐侯于谷,见晏桓子。”杜预注:“桓子,晏婴父。”春秋地名考略:“今济南府齐河县北有晏城,志云晏婴采邑也。”
历史知识《论衡》篇名。“治”指治乱安危,“期”指时期、期数。认为社会治乱,国家兴衰,皆由具有一定周期变化之自然条件所决定,与统治阶级之德行、才能、礼乐、教化无关。故“世之治乱,在时不在政;国之安危,在数不在教。贤不贤之君,明不明之政,无能损益”。反映了一种命定论的历史观。
晏:
春秋齐邑。在今山东齐河县北。左传宣公十四年前595:“公孙归父会齐侯于谷,见晏桓子。”杜预注:“桓子,晏婴父。”春秋地名考略:“今济南府齐河县北有晏城,志云晏婴采邑也。”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