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名词

历史典故【同舟共济】同舟共济解释,同舟共济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同舟共济】同舟共济解释,同舟共济来历出处


比喻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孙子认为,善于用兵的人,能使部队象“率然”;“率然”是常山地方的蛇名。打它的头,尾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头就来救应,打它的腰,头尾都来救应。请问,可以使军队象蛇一样吗?回答说,可以。吴国人和越国人是相互仇恨的,但当他们同舟渡河遇到大风时,他们互相救援就象一个人的左右手。因此,缚住马匹,埋了车轮,企图防止兵卒的逃亡,也是靠不住的;要使部队一齐奋勇作战,在于将帅领导的得法;要使强弱都能发挥作用,在于地形利用的适宜。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全军手牵手象一个人一样,这是因为使它不得不这样啊!

【出典】:

《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例句】: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同舟而济于江,卒遇风浪,百族之子,捷捽招抒船,若左右手,不以相德,其忧同也。” 三国·魏·王弼《周易略例》:“投戈散地,则六亲不能相保;同舟而济,则胡越何患乎异心?”


并列 济,渡河。同乘一条船过河。比喻同心协力,共渡难关。语本《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钱钟书《围城》:“什么‘同舟共济’,事到临头,还不是各人替自己打算?”△多用于对利害相关的人表示希望或劝勉。 →风雨同舟 ↔同室操戈。也作“同舟而济”。

  • 【同】: 同 tóng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
  • 【共济】: 1.谓共同挽救;共同度过;共同成事。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孤以不德,阶承统绪,思与贤良共济世道。”宋书·沉攸之传:“且我能下彼,彼必不能下我,共济艰难,岂可自厝同异。” 明张居正 答河道徐凤竹:“前得 山东 抚臺 李公 书,谓开 泇口 不如疏 胶河 ,意与公合。故宜会同。且委用属吏、量派夫役,亦必借其力以共济也。”2.犹言互相帮助。 唐杜甫 诸葛庙诗:“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 清

  • 无中生有:

    原作“有生于无”,意谓具体事物都是由看不见的道中产生。后则由此演化为无中生有,意指本无其事而凭空捏造。老子认为,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柔弱是道的


    历史典故【同舟共济】同舟共济解释,同舟共济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穷猿奔林】穷猿奔林解释,穷猿奔林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穷猿奔林】穷猿奔林解释,穷猿奔林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穷猿奔林】穷猿奔林解释,穷猿奔林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同舟共济】同舟共济解释,同舟共济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坚瓠无窍】坚瓠无窍解释,坚瓠无窍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坚瓠无窍】坚瓠无窍解释,坚瓠无窍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坚瓠无窍】坚瓠无窍解释,坚瓠无窍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同舟共济】同舟共济解释,同舟共济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顶天立地】顶天立地解释,顶天立地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顶天立地】顶天立地解释,顶天立地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顶天立地】顶天立地解释,顶天立地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同舟共济】同舟共济解释,同舟共济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才貌俱全】才貌俱全解释,才貌俱全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才貌俱全】才貌俱全解释,才貌俱全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才貌俱全】才貌俱全解释,才貌俱全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同舟共济】同舟共济解释,同舟共济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扁担脱,两头虚】扁担脱,两头虚解释,扁担脱,两头虚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扁担脱,两头虚】扁担脱,两头虚解释,扁担脱,两头虚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扁担脱,两头虚】扁担脱,两头虚解释,扁担脱,两头虚来历出处...

    历史典故【同舟共济】同舟共济解释,同舟共济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嗤嗤之氓】嗤嗤之氓解释,嗤嗤之氓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嗤嗤之氓】嗤嗤之氓解释,嗤嗤之氓来历出处 >> 历史典故【嗤嗤之氓】嗤嗤之氓解释,嗤嗤之氓来历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