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平素的操行和志向。多指丧失应当坚守的节操;也指去恶为善。明 归有光《上王都御史书》:“故以为人之贤不肖有定,而古之知人者,决于一见,而终其身不易。彼有改节易操者,必其始非本性,有矫而为之者。”亦作“改操易节”。《三国志.吴志.黄盖传》:“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
见“改操易节”。明·归有光《上王都御史书》:“故以为人之贤不肖有定,而古之知人者,决于一见,而终其身不易。彼有改节易操者,必其始非本性,有矫为之者。”
狼子兽心:
比喻凶暴的人用心残忍,有如野兽。晋书.虞预传:“陛下登阼,威畅四远,故令此等反善向化。然狼子兽心,轻薄易动,羯虏未殄,益使难安。” 见“狼子野心”。晋书·虞预传:“然~,轻薄易动,羯虏未殄,益使难安。
历史典故